一、我国现行的国防政策是什么简答

1、我国现行的国防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2、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防备和抵抗侵略,确保国家领海、领空和边境不受侵犯。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防范和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

3、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使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进程与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

4、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坚持以机械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主导,推进信息化机械化复合发展,实现军队火力、突击力、机动能力、防护能力和信息能力整体提高。

5、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立足于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着眼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需要,做好军事斗争准备。逐步建立集中统一、结构合理、反应迅速、权威高效的现代国防动员体系。以联合作战为基本作战形式,发挥诸军兵种作战优长。

6、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中国的核战略贯彻国家的核政策和军事战略,根本目标是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中国始终奉行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无条件地承诺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

我国基本国防政策

7、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展对外军事交往,发展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军事合作关系。参与国际安全合作,加强与主要大国和周边国家的战略协作和磋商,开展双边或多边联合军事演习,推动建立公平、有效的集体安全机制和军事互信机制,共同防止冲突和战争。

8、扩展资料:国防政策, national defence policy 。 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国防政策是国家进行国防建设、军事斗争和使用武装力量,以及进行与国防建设有关的活动的准则,国家进行国防建设和使用国防力量的准则。通常可分为总政策和具体政策。是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的保证。国防政策有其鲜明的阶级性,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防政策 。霸权主义国家的国防政策是为其强权政治服务的;中国的国防政策遵循中国共产党确定的基本路线和毛泽东关于人民战争的思想,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为维护和平。

二、中国的近代国防是指哪个时期

1、中国近代史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到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迁至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2、中国人民在遭受屈辱的同时,中国也一步步沉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部落后挨打的近代历史,也是一部耻辱史。每一个爱国的中国人每每想起,都会痛彻肺腑。在近代中国走向衰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同时,解决民族独立的问题成为中华民族的首要任务,一部中华民族抗争史也由之而起。

3、从中国近代史中不难看出,中国近代国防史是一部民族屈辱的历史。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抓住了中国的“国防不牢,军队不精”这一致命弱点,对中国进行了赤裸裸的侵略。 

4、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100多年间,先后有英、美、法、俄、普、瑞典、挪威、丹麦、荷兰、西班牙、比利时、意大利、奥地利、秘鲁、巴西、葡萄牙、日本、墨西哥、瑞士等近20个国家的侵略者践踏过我国的国土,损害我国的主权,整个中华民族美丽而富饶的国土被帝国主义列强蹂躏得支离破碎。

5、将现代化作为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在中国史学界由来已久。

6、20世纪初年,梁启超曾经在《50年来中国进化概要》中,从现代化的视角把近代中国五十年的历史演进过程划分为三个时期,它们分别代表着中国从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的三个层面。

7、一是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经世致用论和自强运动即器物层面的现代化起步;

8、二是从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维新变法运动即制度层面现代化的变革;

9、三是开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新文学运动即文化层面的现代化变革。

10、20世纪70年代末起,由于国家确立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现代化事业成为国家和人民共同关注和进行的主要事业,中国近代史研究者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以现代化为主题的主张再次提了出来。

11、以现代化为基本线索研究中国近代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个话题很快进入了中国近代史前辈研究者的笔下。1990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为纪念建所40周年,举办了以“近代中国与世界”为题的国际学术讨论会。

12、名誉所长刘大年在开幕式上讲话,他说,近代世界的基本特点不是别的,就是工业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近代化。适应世界潮流,走向近代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核心,就是中国社会能否走向近代化。”

13、“近代中国没有实现西方那样的近代化,但它凭自己的力量打开了走进近代化世界的大门。”他还说过:“中国人民百折不挠追求民族独立,最终目的仍在追求国家的近代化。

14、1949年,毛泽东说:‘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是什么,那就是解决近代化问题了。”

15、胡绳认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几代中国人为实现现代化作过些什么努力,经历过怎样的过程,遇到过什么艰难,有过什么分歧、什么争论,这些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题目。以此为主题来叙述中国近代历史显然是很有意义的。”

16、两位史学前辈,在他们学术生涯的前期曾主张“两个过程论”和“三次革命高潮说”的革命史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研究的深入发展,他们后期则支持“现代化论”。

17、许多学者明确主张现代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主题或基本线索。他们认为用现代化史观考察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进程,不仅包纳了百年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而且还涵盖了像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这样的改革运动和其他众多的社会变迁,这就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历史的发展,也较接近历史的真实。

18、而且,以现代化为基本线索进行历史研究,能够以是否有利于现代化作为主要的评判标准,它可以将复杂广博的历史内容作为有机的整体进行考察,阐明各个历史事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基本国防政策

三、什么是国家制定的一定时期内指导国家防务建设事业的基本行动准则是国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防政策,是国家在一定时期所制定的关于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的行动准则,是国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国防政策是国家进行国防建设、军事斗争和使用武装力量,以及进行与国防建设有关的活动的准则,国家进行国防建设和使用国防力量的准则。是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的保证。

1、中国国防政策的目的是巩固国防,抵御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确保国家安全。

2、中国国防政策的方针是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在服从并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前提下,逐步增强国防实力和国防潜力。

3、中国国防政策的重点是发展国防科技,改善武器装备,提高现代化水平。

4、中国国防政策的武装力量体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相结合。

5、中国国防政策的途径是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引进先进技术,加强军事交流,努力发展与各国人民和军队的友好关系。

推荐阅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件:admin@91wxw.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